作者:
來源:
發佈時間:2009-03-21
數位體育時代已經到來
談到當初為何會想要推動職業電競運動呢?黃博弘指出,一開始是由於華義代理的射擊遊戲《SF Online》受邀前往韓國比賽,沒想到台灣的冠軍出去比賽,竟然連續兩年都只能拿第三名。經過了解後,才知道這款遊戲在韓國已經是職業電競運動項目之一,台灣這些業餘的選手與之相比,實在有著不小的落差,也因此讓他興起了推動職業電競運動的念頭。他說,台灣遊戲產業已經處於高原期,玩家人口約600萬,人數成長趨緩。600萬的玩家人數代表電玩已經成為現在年輕人非常重要的休閒活動,在這樣成熟的產業中,理應會有新商機出現,他認為電子競技應該是新的商機。而且,當他注意到時,發現全世界都在發展電競運動,更表示各國都覺得電競運動是遊戲產業重要的發展方向。
TeSL選定《SF Online》與《跑跑卡丁車》作為職業電競運動比賽項目,此舉引起玩家嘩然,認為TeSL推動職業電競運動根本就只為圖利股東。對此,黃博弘的回答十分直白乾脆:「當然也希望跟國際接軌,但是台灣沒有市場啊,而且沒有廠商支持,很容易就死了。現在為何能夠成立職業聯盟,說穿了就是打自己的遊戲嘛。但這是過程之一,不然誰願意掏錢,沒有一哪有後面的二?如果透過這樣的方式能夠帶動,先把這個遊戲、環境以及人才弄起來,讓大家都知道電競。未來可以再增加比賽的遊戲項目,再來跟國際接軌」
黃博弘表示,現在台灣在國際級電競比賽中,根本就是用業餘選手去跟人家職業選手打,兩邊訓練培養環境差那麼多,怎麼可能打得贏。他強調,之所以選擇《星海爭霸2》,是為了讓台灣選手能與世界選手站在同一條起跑線上,透過TeSL各隊提供的職業化培訓與環境,讓台灣能夠以職業選手的身分與世界各國選手較量。到那時候,才能真正知道台灣玩家的實力到底如何。不過,電競元年冠軍「華義Spider」僅成軍五個月,就能在八國參加的「SF世界盃」中擊敗韓國職業隊拿下冠軍一事,讓黃博弘對於台灣玩家的實力十分有信心!他認為,台灣玩家目前只是沒有好的環境栽培而已,能力絕對不輸給任何國外玩家。
黃博弘對於職業電子競技運動在台灣的發展潛力抱持十分樂觀的態度,除了對台灣玩家實力有信心外,他也認為職業電競運動的規模最適合台灣。他表示,養一支職棒隊伍每年至少需要一億,一支職籃隊伍每年需要5000至8000萬之間,但一支職業電競運動隊伍卻只要500至800萬之間,成本是最低的。再者,在選手的部份,一個好的棒球或籃球選手,養成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但是電競不同,選手的培養期很短,只要找到素質好的,培養半年到一年就能有不錯水準。
因此他認為,在台灣想要長期發展職業運動,一定要讓成本低到像電競這樣,才有辦法賺錢,才能符合經濟效益。而成本低也能夠讓隊伍數量增加,當隊伍多的時候,比賽自然就精采好看。他表示,今年TeSL的目標是以職業運動之姿攻佔各大媒體的體育版面,配合電視節目轉播的發酵,來讓社會上普遍注意到職業電競運動。如果未來的曝光度能夠跟現在職棒職籃一樣的話,自然會有大量的企業願意出資經營職業電競運動隊伍,屆時台灣的電競就能夠如同韓國一般快速火熱發展。黃博弘認為,如果今年TeSL在台灣發展順利的話,明年可望將隊伍增加至八到十隊,這樣賽事的精采度就能超過職棒與職籃,並且成為台灣規模最大的職業運動!
筆者結語
感謝耐心看完這篇報導的玩家,筆者為電競專題寫了四篇系列報導,希望能為玩家概述一下台灣電競的發展現況。剛開始筆者對電競也只有一個模糊的概念,但隨著採訪報導下來,看到有許多熱情理想的遊戲人與玩家投入電子競技運動這個新興的領域,筆者也不禁深深為之感動。誠如報導中一再提到的,新的遊戲世代真的已經逐漸到來了,「遊戲」開始以不同的面貌與定位出現在我們的生活中。或許反應遲鈍緩慢的政府與一般媒體還沒意識到,但筆者誠摯地希望身為玩家的你能夠看到這個發展與未來,畢竟,你我都是熱愛遊戲的人,如果我們都不支持遊戲的發展,那怎能奢望其他圈子外的人來支持呢。
電競專題系列報導:
【電競專題之一】打電動也能成為下一個王建民!? 電玩即將擁有全新面貌
【電競專題之二】站在台灣看世界,電競或將成為下一個台灣驕傲
【電競專題之三】賠錢也要為台灣培養電競選手,專訪阿茲特克盃執行長
TeSL官網:http://www.esports.com.tw/
![]() |
![]() |
![]() |
![]() |
![]() |
![]() |
![]() |
![]() |
| 0 |
0 |
0 |
0 |
0 |
0 |
0 |
0 |
|
|
噁心 |
愤怒 |
強贊 |
感動 |
路過 |
無聊 |
雷囧 |
關注 |
加载中....